画什么 怎么画
申少君工作室国画高研班一学年
2007年,我们成为申少君导师的首批学员,分别来自广东、广西、河北和捷克国。为期一年的学习、写生、创作时间的确很短,但其过程非常有益,各人的收获也不同。短短的一学年其实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甚至带来的不少疑问还有可能再带回去继续思考研究。但是,来中国国家画院学习,我们找到了前进中的一盏灯,一盏学习和研究中国画的明灯。
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12月正式更名为中国国家画院,我们是更名后画院招收的第一批学员 ,也称07届学员。我们认为画院决不是简单的更名,而是在龙瑞院长一贯倡导并提倡的“贴近文脉,正本清源”,全面提升中国画审美内涵和学术品格,深入研究中国画在当今形势下的发展方向,建立起独立学术体系的重要举措。当我们在2007年画院举办的开学典礼中,师生相遇时的那一刻开始,我们这个新集体已将个人的奋斗目标与发展方向,共同建立在一个基点上,那就是回到中国绘画的发展规律中去学习和研究中国画。
申少君导师给我们上的重要一课就是“画什么”、“怎么画”。我们原以为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我们认真思考自己在“画什么”时,问题就一一呈现了。课前按导师的要求每人递交了一份“自白书”,各人将自己来画院学习的真实想法及想要达到的目的作了一个呈述。导师根据每个人的特点与各自想要发展的方向给我们分别作了分析和探讨。为下一步实施“画什么”、“怎么画”的教学思路作好了准备。
经过调整学员各自研究方向,使我们原本来画院想解决“怎么画”的问题,变成了先解决“画什么”的问题。申少君导师强调,每个人虽都在中国画的领域走过一段路,但观察每个人的发展道路以及研究的方向,发现都有其特别善长和悟性的一面,同时,也有不足甚至制约自身发展弱性的一面。人生短暂,不能有太多的时间去徘徊。正视自己也是珍惜自己。来画院学习先要解决“画什么”的问题。这既是对学员的学习负责,也是对画院教学工作的负责。
我们翻阅《中国国家画院2006教学文献》,其“序”中有一段话:“在国家画院,在每个导师的心中。“人”的因素始终放在首位,注重学员的人格修养,注重发掘学员的艺术潜质,注重导师与学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重视作品的人文内涵。……” 通过一年的教学与学习,我们认为国家画院与导师们都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我们班五位学员在导师的指导下 ,各自都明确了“画什么”,也认真分析自己适合“画什么”。余立新来自广东,原定来学习人物画。但导师分析了他过去的习作与创作,诚恳地指出其朝城市山水画方向发展的建议。王建华来自河北,一直在研究人物画。导师恳定了他的研究方向。并对他的人物写生从观察方法与表现手法上,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广西来的蓝凡武和秦仁东,都在山水画方面有所长。一个在走传统的路子,一个在写生中传承古人。导师在看了他们的习作并了解他们各自今后的打算后,认真分析了他们的作品,要求其加深对传统中国画的理解,指明了他们的发展方向。从捷克国布拉格赶来学习的覃琨瑛虽是华人,但几年的海外生活以及创作环境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创作路子已走得很个性。但她的绘画材料还是中国画的,并一直尝试着用工笔的技法在绢上表现她的题材。导师鼓励她并指导其从植物的微观发现美的因素,用工笔重彩的技法表现题材。这样,我们班就呈现出教学和学习的多样化了。
“怎么画”的问题摆在我们每个人的面前。当我们明确各自“画什么”后,导师一个月内约见学员多次进行指导。为我们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奋斗目标。通过审阅学员的习作,观察进展、分析问题、提供方法,随时纠正习作中显现的不足。并从精神层面上探讨看似是技术层面上的问题。他注重从人文与技法的双重角度审视作品,使学员在研究技法的同时关注自身的人文修养。
申少君导师是一个重视表现精神品格的画家,他重视绘画的技术品质,他曾认真地分析了当代中国画的流弊,认为当代中国画技术品质的贫匮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其一、书法修养、笔墨技术薄弱以及对书法性的审美范式缺少深刻的体认;其次,对国画传统技术体系中的工具材料与处理手段缺乏深入研究与发扬;其三,缺乏与当代视觉风格相契合不失中国文化内蕴的技术手段。他在教学中强调探寻提升中国画技术品质的各种途径,但又提醒我们冷静的思考和分析:从目前的表象看,花样繁多的技法使当代中国画呈现出一派繁花似锦的景象,看似五花八门的技术方法,大多缺乏耐人寻味的品质元素,它们通常不是在辗转因袭中沦为平庸媚俗,便是在标新逐异中流于矫揉造作。同时他强调:艺术之品质,主要是一种经验的具现。而这种品质的形成,则是艺术家不断追求所致,同时也表现了艺术家本人兴趣的趋向。提出艺术的品质,即是艺术批评的价值观,唯有艺术的品质才是一件艺术品价值的重要依据。
申少君导师在中国画色彩方面的探索也做了大量研究。这个领域同样是探讨中国画“怎么画”的问题。他提出:在中国画色彩方面探索的立足点,是要把传统色彩观“继承”为于当代人文建设有益的东西。所以事实上,这已经是一种以当代人的思维成果去“翻译”既有的文化传统,这种“翻译”为“文化翻译”。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申少君导师没有像到日本学习岩彩画的一些画家那样直接摸仿东洋色彩,而是直接追其源,从五代两宋的色彩成果中顿悟中国画背后的人文精神。他坚信中国画的色彩学,既与西方的色彩学原理不同,也与日本岩彩画的色彩原理有别。在他看来,中国画色彩应当有自己的独立语言体系和独立的色彩观。应当尽快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色彩学体系。申少君导师目前正在研究撰写的《中国画色彩的独立语言》已获国家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2005年度立项。在他的教学中我们经常能得到其研究课题中重要的知识点,我们是能够最早感受到这一重要课题中一些信息点的学员。
我们经常是上完画院安排的大课后,又接着上导师的辅导课。我们带着近期的习作围坐在画室里聆听导师的点评。话题都在研究“怎么画”的问题上。学员每个人的定位不同。辅导和点评也会根据每人的情況因人而异。他强调:所画的东西一定要理解、要有想法、要有自己的风格。写生是将物体转换为习作的一种方式,创作是将习作转换为成品(创作)的一种方式。在学习中要抓住重要的知识点,有时一句关键的话能点醒一个人的思维(思想),这个思想会影响他今后的创作。佛门称“醒悟”。当大家遇到一些技术上的“瓶颈”,一时还不能找到解决的方法,导师总是认真地对待,提出一些建议。并强调:画画不是一两天的问题,要学会进入一种“状态”,这个“状态”有点象佛门修道。遇到一时不解的问题要学会一种心态:“不着急…慢慢来…”。 这句话后来成为我们班的“口头禅”。
画院统一进行理论大课时,我们班己进入“怎么画”的过程,並集中了几次进行习作的分析。为接下来的写生采风阶段作了一个铺垫。2008年4月中旬,在画院统一安排的写生阶段中,我班去的写生点是河北省平山县北冶乡狮子坪村。在写生采风中每个学员又将新的问题带到写生中去解决。师生朝夕相处吃住一起,教学来得更加直接。写生安排了人物写生和山水写生。当地属太行山地貌,太行山的气魄、山里人的质朴,都是非常入画的素材。
画山水的学员秦仁东是一个拼命三郎,以前画南方桂林山水,当面对北方太行山的气势与博大时他震惊了。4尺整张的国画宣纸直接铺在地上对景跪着写生,一画就是几整天。蓝天白云的太行山日照无遮掩,但他全然不顾,画毕人也变成了“山项洞人”。覃琨瑛其画风独特,个性彰显。她用简笔写生后,直接在绢上进入创作。为画一个石菩萨像,她早上5点多钟起床请村长带路翻山越岭去寻找素材,可见其创作的执着。王建华被当地忠厚朴实的老农形象所吸引,4尺整张的宣纸在画板上对人写生。是其中习作画得最多的一位。余立新画“城市山水”,而这里的房子难见二层楼没有一点城市的影子。“怎么画”?导师提出什么都可以画!研究太行山的语素,找出一个方法和路径,将自然山形解析成城市建构来思考和分析。为后期城市山水创作收集自然语素。他跑遍了周边山头、沟壑,收集了大量素材,画了许多速写。在写生中导师以身作则当场示范,每次等大家都选定写生角度后,他才立起画板找个不起眼却最当晒的位置开始画,有人关切地送顶草帽,他却以影响视线为由谢绝了。10多天下来画得我们头昏眼花。导师脸上也晒脱层皮。
写生中导师时常会在停笔休息的间歇指导大家的习作。4月2 0日这天,干脆叫大家停下笔来讲了一课。谈中国画的视觉感、画面的视觉冲击。中国画的发展必须提出技术层面的问题。古人的东西很有价值,但有很多东西应该去改变,因为发展才是重要的。还谈到绘画语言与生活方式的关系等问题。同学们不时会提些问题请导师解答。教学氛围非常融洽。
写生采风活动中,申少君导师给我们营造了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他不时幽默和略带调侃的言语,经常給有时显得沉闷的写生现场送来一片笑声。他与学员的关系相处很好。他看似不拘小节却又是一个非常心细的人。当看到伙食标准较低,担心营养不足影响学习,他掏出自己的钱来补助大家的伙食。有学员身体不好,他细心叮嘱大家关心他。他还非常注重与当地住家和村民的沟通,给我们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大环境。导师良好的修为和人品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利用晚休时间我们还与当地村民进行了的文艺联欢活动。村里的文艺宣传队与学员的即兴表演,节目丰富多彩。我们还组织参观了革命圣地西柏坡,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大家明白学做人与学中国画同样重要。
进入创作阶段,是对“画什么”、“怎么画”教学的一个检验。我们手头已经有充足的创作素材。一个是平时的积累;一个是来画院学习后根据自己的方向而做的准备。我们回顾二个学期的学习过程,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但仍然感到自己还有许多的不足。时间的确过得很快,我们刚刚进入状态就要面临结业。其实,学习中国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执着的追求,不断的修为和历史责任感,才能检验自己是否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家。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